
?工傷糾紛、欠薪討薪一直是建筑勞務行業矛盾糾紛最集中的領域,讓一線工人發愁、讓建筑勞務企業頭疼。逢年過節,這些用工矛盾更是容易集中爆發。然而,在匯聚了十余家全市龍頭建筑勞務企業的江北人力資源產業園,企業負責人們卻無需擔心這類問題。
“碰到糾紛,我們就啟動金字塔三級糾紛調解機制。從項目工地到企業,再到園區平臺,不管什么‘老大難’問題都可以一層一層被化解。”該園區入駐企業浙江廣宜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唐新球一語道出了秘訣。
筆者了解到,所謂金字塔三級糾紛調解機制,指的是江北人力資源產業園創新建立的項目、企業、園區三級糾紛調解機制。該機制通過暢通勞資矛盾爭議處理通道,抓住矛盾發生的關鍵“七寸”,最大程度上避免工傷糾紛、欠薪失信事件發生。
項目一線調解平臺
防患于未然
“每一個施工項目開工之時,我們就會派一名勞務管理員到現場。除了核實是否簽了勞動合同和參加了工傷保險,以及是否存在童工、超齡、重大疾病等用工問題外,一旦發現存在用工問題,就會向建筑勞務公司反饋督促解決,并在節假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預警,協調總承包方解決可能發生的糾紛矛盾。”唐新球介紹,項目一線調解平臺是糾紛調解機制的第一級,秉承“治未病”的理念在源頭前線化解糾紛,真正把工作做在了前端。
前不久,江北一在建工程建筑工人舒某在進行作業時受傷。勞務管理員第一時間送其就醫,并墊付了醫藥費。經過及時治療和住院休息后,舒某恢復情況良好,勞務管理員隨即帶其進行工傷鑒定,后續通過一系列流程,舒某順利地拿到了相應的賠償。“在處理工傷事故賠償上,需要我們及時與工人溝通、普法,讓他們通過工傷保險能夠合理合法拿到應得的賠償。”廣宜公司一勞務管理員談起自己的工作經歷時深有體會。
企業綜合調解平臺
提高效率
第二級企業綜合調解平臺則是由企業抽調精干人員組成的,調解第一級平臺的“漏網之魚”或者重大糾紛事件。浙江廣宜人力資源集團有限公司的“丁師傅調解室”就是其中之一。
“有問題找丁師傅。”如今,在轄區建筑工人心里,“丁師傅調解室”已經成了“娘家人”。“丁師傅”叫丁文俊,是個“80后”小伙子,2008年入職公司,并于2018年取得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一直從事建筑服務行業的矛盾糾紛處理,至今已有十多年的從業經驗。
在丁文俊的辦公室,兩個大大的柜子里整整齊齊地放滿了幾年來經手過的案卷。“其實工地上的矛盾糾紛情況很類似,對于工人的訴求,我們也能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所以通過幾年的工作積累,我和同事也整理出一套套調解方法,對弱勢群體進行心理疏導,碰到不合理要求的情況時我們也會及時與相關部門對接,這樣一來,調解成功率大大提高。”丁文俊告訴筆者。
此外,筆者注意到,在辦公室里還有一臺手機,其登錄的微信聊天界面也在實時滾動著一線工地的情況。“我們這個手機24小時開機,工人們可以隨時撥打這個熱線電話求助。此外,工地的勞務管理員碰到問題也可以與我們聯系,我們能從法律角度予以指導。”丁文俊介紹。作為調解室的一員,丁文俊充分發揮“娘舅”丁師傅的調解方法與工作經驗優勢,至今已提供法律咨詢300多次。
在由“丁師傅調解室”這類草根調解室組成的第二級企業綜合調解平臺里,工人、分包方、勞務公司等多方共同參與,根據用工合同和法律法規合理合規化解矛盾。對于爭議較大的事件,勞務公司會預先墊付工人工資或醫療費,保障一線工人權益,然后再與分包方對接處理,以提高調解效率。
第三方聯合調解平臺
多方合力
“碰到連丁師傅都束手無策的情況時,我們還可以求助第三級糾紛調解平臺。”唐新球說。據悉,第三級糾紛調解平臺是由江北區總工會、司法局、人社局、法院等組成的聯合調解平臺,涵蓋了勞動關系預防、預警、調解及其相關服務。作為第三方溝通渠道,該平臺為企業和員工搭建溝通橋梁,多方合力調解糾紛,化解員工勞務矛盾,為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發揮重要作用。
來自重慶的雷某某于2017年5月在江北一工地做工時,右手不慎骨折,后到醫院住院治療多日。經認定,雷某某所受傷害為工傷,鑒定構成十級傷殘。之后,雷某某與工地方就工傷補償金額事宜一直沒談攏。接到情況反映后,聯合調解平臺積極參與調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雷某某與公司達成一致。
“自從產業園把建筑勞務企業都集中起來,不僅服務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而且建筑工人的合法權益也有了更好的保障,形成了良好的行業發展氛圍,以往包工頭拖欠工資、不履行合同甚至不簽用工合同等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江北區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說,現在由園區明確規范程序,并通過整合園區企業力量,組團針對共性問題與區人社、司法等相關部門對接,提高了矛盾糾紛化解效率,做到了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
江北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金字塔三級糾紛調解機制緊緊圍繞“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工作方針開展各項調解工作,全力預防糾紛發生,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三級機制讓工人更有歸屬感和信任感,也為行業基層治理提供了新的解法。”江北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對此表示肯定。
據統計,金字塔三級糾紛調解機制確立至今,共為園區企業職工提供法律咨詢500多次,受理并調解各類矛盾230件,調解率和化解成功率、調解協議履行率均在99%以上。
?
?